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寻迹西城|辽安东门故址:辽代城市记忆

2023-05-30 19:56:16 来源: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


(资料图)

参观法源寺的朋友,想必对西砖胡同不会陌生。南北走向的西砖胡同,南头连着法源寺,北头则直通广安门内大街。就在西砖胡同与广安门内大街的交界附近,竖着一座纪念碑,上书“辽安东门故址”。

这个故址纪念碑藏在路边的绿化带中,一不留神就会错过。别看它不起眼,但对于辽代城廓布局却起着重要的地标作用。

时间回溯至千年前,辽之疆域先后形成“五京”。其中,在唐幽州城基础上形成的辽南京城即是今天的北京城,其城垣就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。《北京城市历史地理》一书描绘辽南京城的四至为:“纵穿南京城南北的大街由拱辰门直到开阳门,相当于现在牛街到南樱桃园一线;贯穿全城东西的大街则自清晋门直到安东门,大致现在的广内、广外大街一线。”辽代的南京城基本呈正方形,分为26个坊,各坊出入口都建有门楼,城内街巷整齐有序,且以东向为正向。

由此可见,安东门作为辽南京城的东门,处于东西走向的“中轴线”上,位置相当重要。也正是由于这里处于东城墙边,所以该地区的胡同肌理呈现南北走向为主、东西穿插为辅的特别格局。如西砖胡同、烂缦胡同、七井胡同、南北半截胡同等,与平时我们所见的以东西走向为主的胡同肌理有所不同。

当初,学者们发现东垣的位置烂缦胡同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烂缦胡同形成于明朝,初名“烂面胡同”,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脏乱差。清末改称烂缦胡同,算是把地名雅化了。清人赵吉士《寄园寄所寄》云:

“京师二月淘沟,秽气触人,烂面胡同尤甚,深广各二丈,开时不通车马。此地在悯忠寺(现在的法源寺)东,唐碑称‘寺在燕城东南隅’,疑为幽州节度使城之故壕也。”赵吉士亲身感受过烂面胡同淘沟时臭气熏天的场面,结合唐碑记载,大胆判断这条胡同曾是护城河。既然护城河在烂缦胡同,那么很容易推断,辽南京城的东垣就在烂缦胡同以西的南北一线——护城河要护在城墙的外侧。现代学者考证的结果与他完全相同,这让人不得不佩服赵吉士敏锐的判断力。

安东门还有一个别名,称做檀州门。安东门内大街,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安门内大街,亦称檀州街。这可能是迄今有据可考的北京城历史最悠久的街道。至于为何别称檀州门、檀州街,有考证认为,古檀州即密云。辽、金时期,檀州街是辽南京、金中都主要商业大街,此处檀州商人贸易活跃,故得此名。

文字:蒋晨明

图片:姜灏 资料图片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非动漫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