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湖北省科技厅公布了第三批入库湖北省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名单。
上一期我们分析了三批“驼鹿”和“(潜在)独角兽”的分布特征。这两个“新物种”门类总共加起来是34家,如果要反映各个区域科创的“基本面”,样本量不太足够。
(资料图片)
相比之下,“瞪羚”企业,是一个更好的样本。
三批公布的“瞪羚”,加起来有2074家。第一批527家,第二批504家,今年数量翻倍,入库“瞪羚”达1043家,几乎遍布湖北所有市州。
“瞪羚”也代表着未来力量。“瞪羚”企业迈过了创业死亡谷,有科技创新为支撑,增长速度很快。
数量多、增长快,这些挑选出来的“好苗子”,虽然还处于“苗儿”阶段,但谁也不知道,哪天会有一个巨头从中产生。它们是地区经济转型和经济飞跃的潜力所在,也是区域创新活力的体现。
从政策培育上,这些“瞪羚”享有人才发展激励、科技成果转化、财税金融支持、土地资源配置等资源倾斜。
今天,大刚观察(DGbeacon)和大家一起,看看湖北区域内科创最具活力的板块在哪里?科创“新物种”作为一个与扶持政策紧密相关的榜单,又该如何从名单中看懂湖北的资源倾斜?
01
武汉占比过半,襄阳、宜昌随后
没有意外,武汉是“瞪羚”企业数最多的市。
3批加起来,武汉有1085家“瞪羚”入库,占比达52.31%,超过一半。
上一期我们分析过,34家“驼鹿”和“(潜在)独角兽”中,仅有3家分布在武汉以外的地方。“瞪羚”企业,武汉也占绝对优势。这恰好说明,武汉在科创层面,不是一般的能“打”。
武汉内部,同样呈现出高度的聚集性。
查询企查查上第三批497家入库的武汉“瞪羚”地址,可以得出下面这张表(为方便统计,将汉南区与武汉经开区合并,东西湖区与临空港经开区合并,东湖高新区单列):
这两张表格有一个极大的相似性,就在“所占比例”这一栏。我们可以据此看到湖北和武汉科创培育的梯队。
湖北省的第一梯队是武汉,武汉市的第一梯队是东湖高新区(光谷)。
光谷之于武汉,犹如武汉之于湖北。光谷是科创“核心”中的“核心”。这对光谷而言,不是突然而来的幸运,而是厚积薄发、水到渠成的结果。
2011年起,光谷就在培养自己的“瞪羚”。第一年只有30家,第二年新增了83家,如此一年一年累积,光谷共认定了1500家“瞪羚”,需要的时候给予银行贷款贴息支持、用地支持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支持等等。近九成入选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的光谷企业,都曾入选光谷“瞪羚”。
处于第二梯队的,湖北省是襄阳和宜昌,武汉市是武汉经开区和临空港经开区。
它们一直以来也有着“身份”优势。前者是湖北的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,是襄十随都市圈和宜荆荆都市圈的核心成员。后者是两个国家级开发区,是武汉重点布局的“车谷”和“网谷”所在地。
处于第三梯队的,湖北的是黄冈、孝感、荆门、荆州、黄石、咸宁。武汉的是蔡甸区、江夏区和洪山区。
湖北第三梯队的城市中,表现最亮眼的当属黄冈。如果以GDP论,黄冈要弱于荆州、孝感,甚至不及襄阳和宜昌的一半。但是,黄冈入库的“瞪羚”数量却明显优于荆州,险胜孝感,以97家“瞪羚”排列第四。
为什么黄冈会出现这么多的“瞪羚”?
我们发现,黄冈这97家“瞪羚”中,有69家都是制造业。这些制造业中,有很多是专用设备制造、通用设备制造、医药制造、电子设备制造等。
这和武汉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。武汉占比最多的是什么企业?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,占比近一半。其次是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。制造业只占17%不到。
从这隐约能看出一个产业趋势——研发在武汉、制造在黄冈,头部在武汉、链条在黄冈。第三梯队的城市也基本是武汉、襄阳、宜昌的周边城市,都市圈内正在建立互补的产业结构。
武汉市的科创第三梯队成员:蔡甸区、江夏区、洪山区,也有着相似的地理环境。为了凸显开发区的重要性,在统计企业地址时我们将武汉经开区(车谷)与蔡甸区分开,将东湖高新区与江夏区、洪山区分开。实际上,二者在地理上是密不可分的,也深刻地相互影响着。
比如注册在蔡甸区的“瞪羚”企业,相当比例是做汽车配套的,像科德汽车零部件(武汉)有限公司、武汉瑞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、森织汽车内饰(武汉)有限公司、湖北三环三立汽车后视镜有限公司、宏德汽车零部件(武汉)有限公司,都在今年入库。
资源有限,不可能平等分配。找到一个重心,然后以这个重心为圆心,向外画出一层层同心圆。越靠近核心,资源倾斜越多,科创企业分布越集中。
逻辑即在于此。
02
科创培育向宜荆荆扩展
看到这里,可能很多人会想,武汉集荣宠于一身。
的确,武汉有足够强大的科教优势,足够傲人的产业基础,也是全国第五个、湖北省唯一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。在各地都在提强省会的当下,武汉必须率先扛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旗。
但是,这是否意味着其他地方就没机会了?
我们不妨从解答这个问题入手——第一批入库527家“瞪羚”,第二批504家,今年入库1043家。这翻了倍的数量,被谁拿走了?
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武汉尽管占比还是最大,但今年多出来的份额,其实更多给了其他地区。
从绝对数看,武汉的入库“瞪羚”今年比去年多了213家。从比例看,武汉的“瞪羚”数在3年间有所下降。
第一批入库的“瞪羚”,武汉企业占了57.69%;第二批,占比56.35%;第三批,占比47.65%。
而今年翻倍的“瞪羚”,更大份额和比重主要给了另外四座城市:荆门、荆州、宜昌、襄阳。
相较首批入库“瞪羚”,今年入库的“瞪羚”中,来自荆门的企业比重上升了3.19%,荆州上升2.33%,宜昌上升1.98%,襄阳上升1.5%。
荆门、荆州、宜昌都位于宜荆荆都市圈。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:遴选的“瞪羚”企业,从武鄂黄黄逐渐扩展到宜荆荆。宜荆荆3城的份量有明显提升。
长江经济带的发展,不是一城一圈的发展。由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,也不是一城一圈的事情。
下期我们将为大家分析,这些入库的“瞪羚”企业,做对了什么?它们又是如何揭示当地的经济转型方向?
下期再见!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向原创致敬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动漫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